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卓,董卓,东庄 > 第31章 段干木不慕富贵,田子方脱俗入圣

第31章 段干木不慕富贵,田子方脱俗入圣(1 / 1)

<>这一年,子夏老师去世。各国的儒门名士,遍布的子夏弟子纷纷前去河西送葬。吴起布置防务,安排部队加强巡逻,盘查各地入魏的人员。以此来保障河西的稳固及前来送葬儒门名士,魏国国君,公室,地方官员的安全。一时间河西人涌如流。闹闹腾腾。河西全郡哀声一片。前来吊唁的还有吴起和李悝的老师曾申及各地曾门子弟,二人将恩师安排妥当,与曾门弟子叙旧畅饮。曾申见一生中最为钟爱的两个弟子能出息的如此大才,自然满心欢喜,觉得自己一生无所遗憾了。

临终前,子夏推荐田子方,公羊高,谷梁赤共掌河西书院,继承他传播儒门学说的遗志。魏文侯对田子方倒还满意,对公,谷二人的学问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总觉得公羊高,谷梁赤不善变通,学究气太浓,恐其不能为魏国培养经世致用之才,遗害魏国子弟。于是将其弟魏成子召来问:“魏国要长远发展,安稳富强,缺的是经世致用的大才。我恐怕公羊高,谷梁赤二人难以培养出选拔出吴起,李悝这等大才,深为担忧。你在上院学习也有些时日,那些上院的学子,师傅们难道就再没有像田子方一样通达的人才?”

魏成子说:“有倒是有一个,只是此人行为洒脱,不好功名富贵,喜好与市井为伍过毫无拘束的生活,恐怕不能为我所用!”

魏文侯说:“既然是喜好市井,此人品行如何?有无贤良之心?”

魏成子说:“此人品行高尚,行为洒脱,远非平凡世人所能及。他的品行可用孔老夫子的两句话作为概括:”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品行高贵,非凡人所能及。“

魏文侯说:”你说的这个人是谁?“

魏成子说:”就是魏国伢商头目段干木!“

魏文侯顿了顿,马上喜上眉梢,问魏成子:”段干木现在何处?“

魏成子说:”段干木给子夏老师送葬完之后便回自己的宅院忙他交易马匹的生意去了。“

魏文侯听后忙喊人备车,急奔段家庭院,前来拜访。

这时天色已晚,段木干听说魏文侯来访,着实吓了一跳。心想一定是魏成子惹出的事端,(段干木在河西书院时与魏成子结为至交。二人心性相通,经常一起谈论世间的政事民情,互相钦慕。魏成子曾想向魏文侯举荐段干木,被段干木拒绝,他向魏成子表明心迹,说:自己只想混迹于市井安乐,不愿为富贵所累。)慌忙越墙躲避,到城中友人家躲藏而去。

魏文候没有见着段干木,便问魏成子:”这是怎么回事?“

魏成子回答说:”国君太求贤心切了,我曾有心向国君推荐,数次都被段干木所拒,只怕国君今夜此举把段干木先生给吓到了。“说着不由得摇头苦笑,怪自己处事不周。

魏文侯这时也已经反应过来,心里埋怨自己想的不够周全。忙下车向段干木家人行礼问好,驾车而回。

此后文候每次经过段干木家门口都扶轼致敬,以示其诚。问候的车夫问魏侯:”您贵为国君,为何对段干木先生如此恭敬?“文候便叹息道:”我富于势,干木先生富于义呢!“

齐国自田庄子过世之后,一片混乱。田庄子的儿子田和,有心治齐,但无力回天。焦急之中想起了在魏国河西讲学的哥哥田子方,不免心中有些失落,找来他的辅臣墨家名士相夫子说:”我打个田子方才能何止是我的十倍!无奈他不受功名,早早离家求学。齐国乱局若是有他帮忙解决,那还有什么担忧的呢?只是不知他肯不肯回齐为政。如今没有办法,只能拼死一试了。“

于是田和带领墨家名士相夫子前来魏地求见。

田和来到魏国,见过魏文侯之后便急着要见田子方。魏文侯安排他住下之后说:”田子方先生现为河西书院的学宫主事。我不想这么早就让自己的老朋友离开,烦劳田将军给我些时日,也好让我再向他请教一些为政的道理。你暂且在这里住上几日,到时候本候再安排你兄弟二人相见,你看如何?“

田和回礼说道:”有劳魏侯了。“

这一日,太子击前去宫中探视魏文侯,半路遇见出游的田子方。太子击避道一旁,并下车向田子方行礼。田子方见太子击面有傲色,心中厌恶,有意考验太子,傲然而去,不予回礼。太子击气愤不已,便开口说道:”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田子方看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太子击,缓缓说道:”真正有资格可以傲然看不起人的,只能是贫贱者;富贵者怎么敢傲然待人呢?“魏击(太子击)听到田子方的说辞,十分不解,不由地瞪大了双眼。田子方继续说道:”一国之君如果傲然待人,就会失去人心,国家必定不保;大夫们如果傲然待人,就会失去支持,引起家臣作乱,导致祖业毁弃;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观贫贱者,无家无业,四海漂泊,言语不见用,处境不合心,便可一走了之。贫贱者难道还怕失去贫贱不成?“

太子击听完田子方的话后,深有所悟,恭恭敬敬地礼送田子方远去,然后驾车离开。

过了些时日,魏文侯安排田和与田子方相见。见面之后也没有那么多的礼节,田子方直接对田和说:”齐国的事我也听说了,这些年我远离国土家门,自父亲去世之后我回家守孝多日便又匆匆离开。世人们都忘了田家还有这么一个儿子,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性情愚笨,不想惹上公侯们的争斗。齐国内乱,齐人受苦,我自当尽些微薄之力。只是你说的齐相一职我断不敢当,我只在你身旁出些治理齐国的谋略,不作参与;待到齐国有所安定之后我便离开,你看如何?“

田和忙说:”大哥曾对我讲过周文王去臧地巡视,看见一位钓鱼的老者,身在钓鱼,心不在钓鱼上。他并非以持竿钓鱼为事,而是别有所钓,他经常就是这样钓法。文王想举用他,把国事交他治理,又担心大臣和父兄辈族人不肯相安;想最后舍弃此人,又不忍心让百姓们得不到善人的庇荫。于是就在清晨集合他的大夫们说:“昨天夜里我梦见一位好人,面黑两颊长满长须,骑的杂色马有一只蹄子是赤色,命令我说:'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差不多民就可以解除病痛了!'“诸位大夫惊惧不安他说:“这是先君王季历啊!“文王说:“让我们占卜一下吧。“诸位大夫说:“先君之命令,王无可怀疑,又何必占卜。“于是就迎接臧地老者,授给国事。这个人掌政,以往典章法令没有更改,一篇新政令也未发出。三年之后,文王巡视国内,则见各种文士武士结成的私党都散掉了,官长们也不建立个人功德,标准不一的量器也不敢进入国境之内。文士武士们的私党散掉,则上同于君主;官长不建立个人功德,则能同以国事为务;标准不一的量器不入境,则诸侯们也就没有二心了。文王于是把臧丈人当作者师,北面而立请教说:“这佯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臧丈人默然不回答,淡漠无心地告辞而去,早晨还接受文王指令,晚上就逃走了,终身没有消息。颜渊问孔子说:“文王还不足以取信于人吗?何必要假托于梦呢?“孔子说:“别作声,你不要说了!文王已经作得很完美了,你又何必议论讥刺呢!他只是在短暂时刻顺应众人罢了。“齐国现在一片混乱,大哥素有贤名,德高望重。若不为相,只是给小弟出谋划策,恐他人非议,认为我是贪名忘义,心胸狭隘之人;从而伤了天下贤士的心,更无人为齐国国政操心了。还请您以国相的名义回国,也是为了顺应众心!委屈大哥了。“

田子方想了想,认为齐国政局安稳,国民安居比自己的清修重要。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

田子方离魏之时,魏文侯与魏国的公卿名士都来相送。魏文侯拉着田子方的手说:”先生此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了?你的老朋友再也没有福气听你讲解治国的大道了。还望先生不要忘记魏国的这位老友,常常回来探视!“

田子方说:”治国的大道是先时存在的,怎能一味靠我做讲解呢?孔子去见老聃,老聃刚洗完发,正在披散头发晾干,木然而立不象一个活人。孔子蔽于隐处等待,过一会儿人见,说:“是我眼花呢?还是真的呢?刚才先生身体独立不动象槁木,象遗弃万物离开众人而独立自存的样子。“老聃说:“我在神游物初生之浑沌虚无之境。“孔子说:“这是何意呢?“老聃说:“心困惑于它而不能知,口对它开而不合不能言说。尝试为你议论一下它的大略:地之极致为阴冷之气,天之极致力炎热之气,阴冷之气恨于天,炎热之气本于地。两者相互交通和合而生成万物,谁为这一切的纲纪而又不见它的形体。消亡又生息,盈满又空虚,一暗一明,日日改变,月月转化,每日有所作为而不见其功效。生有所萌发之处,死有所归往之地,始终相反没有边际,而不知其穷尽。没有它,谁来作主宰啊!“孔子说:“请问神游大道之情形。“老聃说:“能得神游于此为至美至乐。能得至美而游于至乐,就叫作至人。“孔子说:“请问达于至美至乐之道。“老聃说:“食草的兽类,不担忧更换沼泽地;水生的虫类,不担忧改换水。实行小的变化而未失去基本的生活条件,喜怒哀乐之情就不会进入心里。至于天下,是万物共同生息之所。得到共同的生息之气而能混同为一,则四肢百体就将成为废物,而死生终始也将如昼夜之更迭,不能混乱,何况得失祸福之所分际啊!遗弃隶属于己之物如同抛弃泥土,这是知晓身贵于隶属之物。知自身之贵又不失与变化俱往。而且千变万化是未曾有终极的,又何必为此心忧!得道之人会理解此理的。?“孔子说:“先生之德与天地匹配,而还借助至道之言以修养心性。古之君子谁又能免于修养呢!“老聃说:“不是这样,水之于澄澈,是无为而才质自然如此的;至人之于德行,不须修养而成,万物不能离开它。就象天自然就高,地自然就厚,日月自然就明亮,何用修养啊!“孔子出来,把这些告诉颜回,说:“我对于道之认识,就如同醋瓮中的飞虫般渺小!没有先生揭开我之蒙蔽,我就不知道天地大全之理啊!“治国的道理就存在这时时变化的天地之中,从时势中领悟到它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魏侯万万不可被我讲的小道所蒙蔽,而失去了道的本意!“

魏文侯说:”谨听先生教诲,魏斯受教了。先生一路小心,望先生多日之后能够再次前来与魏斯叙旧,论道;你我友情长存。“

田子方回礼道:”魏候回吧,后会有期。“说完向魏文侯施礼道别,再向前来送行的人一一道别,然后坐上马车再向文候道别,拉下车帘,扬长而去。

众人见田子方马车走远,便各自回去。回到宫中之后,太子击面见魏文侯说:”父候怎么能把田子方送给齐国呢?田子方大才,回齐必定对我魏国不利。趁他现在还没有走远,不如让孩儿带人将他追回,严加看管。这样既使不能被我魏国所用,也不至于被他国所用,有损于我魏国大业!“

魏文侯气愤地瞪了太子击两眼说:”什么?没出息的东西,不知道自己长进,还见不得别人的好。田子方与我神交,我与他友情深似海水;即使他与我并无交情,你这么做,今后哪个大才还敢来我魏国施展?这不是自掘我魏国大业的坟墓?魏国大业未成,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混账东西?今后不要再有此想法,踏踏实实学习你治国治兵的大道吧。“叹了口气,接着说:”回去吧,我现在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会。“魏太子击被说的面红耳赤,低头退了出去。

田子方回齐之后便对田和说:”齐国的治理,首先要选用一批精干官吏,建立一个培养名士大才的地方。就像魏侯迎接子夏老师,设立河西书院一样,召集培养干练,利落的文治武功之才。“

田和说:”齐国是礼仪之邦,父亲留下来的官吏也大都忠诚可用,又有墨家弟子在齐国各地讲学,这样还不够?“

田子方说:”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把弓拉得满满的,放一杯水在左肘上,发射出去,箭射出后又有一只扣在弦上,刚刚射出又一只寄在弦上,连续不停。在那个时候,他就象一个木偶一般纹丝不动。伯昏无人说:“这是有心于射的射法,不是无心之射的射法。尝试和你登上高山,踏着险石,对着百仞深渊,你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脚踏险石,背对着百们深渊向后却退,直到脚下有三分之二悬空在石外,在那里揖请列御寇退至相同位置表演射箭。列御寇惊惧得伏在地上,冷汗流到脚跟。伯昏无人说:“作为至人,上可探测青天,下可潜察黄泉,纵放自如于四面八方,而神情没有变化。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于精神已经疲困了!“现在是大争之世,中原的各国大都释放了奴隶,宗族的势力也难以依靠。你用的那些都是平庸之才,又怎能应对齐国及中原各国的变数呢?莫让那祖上的礼仪限制了齐国与中原各国平行而坐的资本。“

于是田子方与田和下令:设立学馆,广招天下豪士,各派各家贤良之才加以录用。各国人才慕名而来,田子方量才加以录用培养,齐国乱局因此而有所平定。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恢复了往日的富强局面。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绝对征服系统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皇家娱乐指南 超能暴乱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