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卓,董卓,东庄 > 第21章 秦穆公隐忍图强,智由余助秦称霸

第21章 秦穆公隐忍图强,智由余助秦称霸(1 / 1)

<>晋文公(重耳)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公子驩)的嫡母,劝晋襄公放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秦国小将回国,对晋襄公说:“孟视明三将,败军辱国,放回秦国后你外祖定不会饶恕他们,晋国又何必替秦国担此恶名,将他们杀害呢?”晋襄公也不想与秦结怨太深,于是便答应其母所请,放了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小将,三将未脱囚服便匆匆离去。

第二日朝堂之上,先轸问起秦国三将的下落。晋襄公说:“母亲代他们求情,我放了他们。”

先轸听后非常气愤,发怒说:“将士们花了很大力气在战场上擒获他们,仅凭妇人的几句谎话就在国都将他们赦免,如此损伤战果长敌人志气,晋国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灭亡了。”

晋襄公说:“秦对我晋国有恩,寡君不想结怨太深,如此方能长续秦晋之好,睦邻安邦,怎么就要亡国了呢?”

先轸气愤地朝晋襄公脸上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妇人之仁。”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晋襄公用衣袖将脸上的唾沫擦干净,没有追究,认为先轸说的也不无道理,于是便让赵衰派阳处父追赶秦国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将。

胥臣等晋国大夫见先轸如此无礼,便请求襄公处置先轸,以示明国法,挽回国君的威严。晋襄公没有答应,对群臣说:“先轸是国之栋梁,刚刚打了胜仗,如此激愤也是为了晋国百年基业着想,其心可嘉,不必理会。”

阳处父等人追到黄河边,见孟视明等人已经渡河。阳处父急忙向何中心的孟视明喊话说:“孟将军慢走,国君尚有礼物要将军带回秦国向秦君赎罪!”

孟视明害怕晋国有诈,便在船头揖手称谢,喊道:“谢过晋君的美意了,我等暂且回秦国了。晋军有礼可派使者到秦国面见国君,在下不便相托,还望将军转达。”说完便放快手脚急忙划船渡河,没过多久便渡过黄河回到了秦国。

孟视明满心欢喜离开晋国,返回秦国。在秦国将囚服脱掉,秦人耕于野,见孟视明等返回秦国,也不认得孟视明等是秦国将领,纷纷上前打听自己远征儿子的下落,想从他们口中得到点什么。几个人被问的语无伦次,不知如何回答,万般羞愧,心如死灰,感觉无颜再见秦君和家中父老。雍城越来越近了,他们的心确越来越痛,不知如何面见城中欢送他们出征的秦国民众,更不知如何面对家中父老及对他们仁爱有加的秦穆公。万念俱灰,只想跪在城门哭死过去。这时秦穆公身穿丧服从城里迎了出来。

孟视明等见到秦君急忙下跪请罪,秦穆公赶忙过来将他们三人扶起来说:“娃娃们何罪之有!都是我这个老头子不听劝谏,使我们秦国的卫兵疲师远袭,客死他乡。你们没有怪罪我,还能回来见我,我这把老骨头就心满意足了。”三人既羞愧又感激,便没有顾及城外围观的百姓,相互拥簇,哭成一片。秦穆公非但没有怪罪孟视明三将,还让他们继续掌军。孟视明三将十分感激,决心立功赎罪。他们刻苦操练士兵,精心演练兵法,为再次攻打晋国,为秦国复仇做着不懈的努力。

先轸回家后自觉自己的行为有些失礼,便等着晋襄公的惩罚早日到来。但是过了些许时日没有等到一点消息。每日见到先前好友赵衰,魏犨,胥臣等人也是感觉面上难堪,甚是憋屈。

一日回家之后便喊来自己的儿子先且居,问你了问晋襄公的情况。对先且居面犯难色地对先且居说:“为父那日因怒失言,行为过激,不顾尊卑,口不择言,犯下了有辱先君,国母和国君的罪过。国君虽然没有怪罪,朝中大夫自然有所不满,为父自己也感觉太过愧对国君了,心中烦闷,找你来聊聊天,解解闷。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先且居说:“子不言父过,既然父亲问起,我自然要实话实说了,如果说谎蒙骗那就更为不孝了。父亲那日只想到了晋国,而没有想到国君,殊不知那国君的威严就是我晋国的福分。如今国君新立,正是立德树威之时,父亲不顾国君颜面,面斥而唾面,让外人以为我晋国君臣不和,你让将士们怎么看,这晋国国君的决定还由不由他自己定了?”如此一来,大夫们如果纷纷效仿,晋国岂不要帮派林立,举国大乱?那楚,翟,齐,郑等国见我国君新立又君臣不和,岂不要趁乱联手入侵晋国,夺取我晋国的土地和诸侯的会盟之权?国君温顺,难道里克将军的先例父亲能够忘记?如此一来,如果晋国的大夫们将父亲看作晋国的又一个里克将军,我先氏在晋国还有立足之地?”

先轸说:“你说的对!明日我便去向国君请罪,晋国有你们这些开明后辈,为父也就放心了,先氏在晋国的荣辱以后就要靠你来承担了!”

先且居说:“父亲万不可这么说,那秦君性强,自然要报复我晋国。如今秦晋失和,楚,翟等国必定蠢蠢欲动,晋国需要父亲的地方还很多,望父亲为我晋国保重身体。”

先轸第二日向晋君请罪,晋襄公并没有怪罪他,只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客气话便派人将先轸送回了府中。从此以后先轸更加自责,自然尽心辅佐晋襄公,很少与外人见面。

同年八月,白翟(东卓村所在的翟国)入侵晋国,先轸请命出战,在晋军将要大胜之时,免胄弃兵,单骑奔入翟营,壮烈殉国。

同年冬天你,楚成王不甘心将霸权交予晋国,便趁晋文公新丧,秦晋失和的机会出动大军占领陈,蔡两国,进攻郑国,反扑势头异常猛烈。晋襄公派阳处父领领兵进攻进驻蔡国的楚**队,楚成王令楚国令尹子上领兵救蔡。双方在汦水(今湖北南部汦河)相遇,相持月余。阳处父见晋国粮草将尽,意欲退兵,又怕遭楚军追赶,落下临阵退却,败兵逃跑的笑柄。于是向楚军主帅子上下战书说:“两军对峙时间太长对你我都不利,咱们是来交战的,不是来边境混饭吃的,你若想和我决战,我便退后一舍(三十里),让你渡河列阵,咱们决一死战;你若不渡河就请你让我一舍之地,使我渡河列阵,决一死战,你看如何?”

子上欲渡河列阵,随行的孙伯说:“晋人不讲信义,如果乘我们半渡而击,那就吃亏了,不如让他们渡河。”

于是子上退后一舍等待晋军渡河。谁知,楚军一退,阳处父便大声宣扬:“楚军不敢与晋决战,已经逃跑了。”就领军回国向晋襄公报捷交差去了。子上见救蔡任务完成便也领兵回国向楚王交差,怎知阳处父知子上与楚国太子商臣不和,便令人向楚国散布谣言说:“子上受了晋国贿赂,所以退兵了。”之前子上多次向楚成王谏言反对立商臣为太子,商臣早已怀恨在心,便将此事告知楚成王,说:“子上无故撤兵,接受了晋国贿赂,犯有通敌之罪”楚成王听信谗言,派人送给子上一把剑让他自裁,子上欲进宫申辩,被商臣所阻,于是洗冤不成,拔剑自刎。

公元前625年,孟视明等认为秦国的军队现在足以大败晋国,于是便向秦穆公请求出兵攻伐晋国。秦穆公同意之后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便领着四百辆战车的军队出兵攻打晋国。晋襄公派先轸的儿子先且居领兵御秦。两军在彭衙交战,秦军已占尽优势,晋国危急,此时晋军中有一名叫狼曋的小将带领自己的军队直冲秦军大营,横冲死进,采取自杀式进攻,不一会儿酒吧秦军阵营搅乱了。先且居顺势掩杀,秦军大败。孟视明收拾参军带回秦国,秦穆公非但没有怪罪还让他继续领兵作为秦军的主帅。

狼曋是怎么回事?原来,在秦晋崤之战时,晋襄公擒获了秦国先锋勇将褒蛮子,让自己的车右莱驹去砍褒蛮子的脑袋,刚到褒蛮子跟前,褒蛮子大吼一声,莱驹吓了一跳,手中的战戈也掉到了地上,狼曋捡起战戈砍死褒蛮子后跟着莱驹追上晋襄公,于是晋襄公任命狼曋为车右。

同年八月,晋与翟的箕之战,由余狼曋的母亲是翟国人,加之先轸为帅,与狼曋性格不和,便换下狼曋而用续简伯为车右。先轸认为狼曋性强,不善与人合作,好勇斗狠,惯于单独作战,作为主将的车右怕他临阵冲锋,不听调度,于是免去了狼曋车右的位置。狼曋很生气,他的朋友也都是些好勇斗狠的死士角色,一个个都愤愤不平地说:“我们替你找先轸的茬,然后一起杀了他解恨。”

狼曋说:“有勇无义不能称之为勇,为国效力不畏生死才是勇。我以勇而得到国君给予的车右之职,只因先轸不了解我而换作了他人,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杀了他,反而证明我无勇无义。来日方长,你们等着看吧!”

彭衙之战先且居为帅,还是续简伯为车右。两军交战之时狼曋便带领自己训练多年的军队横冲秦军大营,采取自杀式进攻,冲乱了秦军阵营,先且居顺势打败秦军。狼曋与他的部下全部战死,最终完成了自己对“勇”的追求。

秦军虽败,但实力未损。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将带领三百辆战车的兵力退回了秦国,固守边关。宋襄公命先且居带领晋,卫,宋,郑等国联军攻秦,秦将孟视明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秦军将领们认为彭衙之战虽败,但实力尚存,足以与晋一战,孟视明坚守不战是被晋军打怕了,纷纷要求换帅。秦穆公仍坚持用孟视明为帅,并对他们说:“你们等着瞧吧!孟视明一定会打败晋军的。”

四国联军苦攻月余不能进关,粮草不济都撤回了本国。四国联军退回之后,孟视明认为是自己的统帅才能不足才导致秦军两次败于晋军。于是苦修兵书,变卖家财抚恤伤亡士兵家属,与士兵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亲自训练士兵,艰苦备战。经过一年的训练已是兵强将勇,士气高涨。孟视明认为大败晋军的时候到了,于是请求秦穆公亲自担任主帅,他自己当作先锋于晋决战。并发誓说:“若是此次战败,绝不回国面见秦国父老。”秦穆公亲率五百战车,装备精良,粮草充足,浩浩荡荡前去攻打晋国。又将士家属拨给足够的粮食和财物,以解除将士们的后顾之忧。

秦军渡过黄河之后,孟视明下令烧掉战船,表示若不胜利,绝不生还。孟视明亲自担任先锋,英勇无比,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没过多久就将晋国占去的河东五城给夺了回来。消息船到了晋都绛城。朝野,兵民一片惊慌,大臣们纷纷建议回避,他们都说:“秦国这次哪里是来找晋国打仗的!分明是来找晋国拼命的。晋国应该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等秦君(秦穆公)怒气消了,粮食也耗尽了,他们自然就要退回秦国了。”先且居也认为:“与秦交战只会两败俱伤,于秦于晋都不利,建议坚守城池,不予交战。”

晋军坚守不出,秦军在晋国土地上来回驰骋,为所欲为,犹入无人之境。秦穆公见失地已经收回,挫灭了晋国的威风,憋了三年的气也出够了。于是便带领大军到达崤山战场,将三年前阵亡的战士尸骨亲自掩埋,亲自祭拜一番,哭诉道:“我老糊涂了,不听蹇叔的谏言,让娃娃们白白葬送了性命,也亲自毁了秦国称霸的实力,如今已是非常的后悔,娃娃们有怨就撒在我一人头上吧,一定要保佑秦国的百姓安居,秦国的军队战无不胜!三年多了,娃娃们安心吧,秦国胜了,秦国为你们报仇了,秦军的将士们都来为你们立坟祭奠来了。”说着便与跪地的秦国将士们哭成一片。

秦穆公大败晋军,回国后幡然悔悟,认为秦晋实力相当,秦国国力弱于晋国,不宜与之久战,还应和好如初,秦虽不能东进称霸,但可西进拓土。于是派使臣与晋交好,决心经营西土,称霸西戎。

于是秦穆公西戎各国广施恩惠,交好戎民。秦戎互相交易,各取所需。

绵诸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久仰由余大名,亲自出城迎接。广设宴席,大为宴请之后便带领由余参观自己扩修的秦都雍城。只见那雍城北依雍山,南临雍河,东近岐周,西近甘陇。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城东西以纸坊河,雍水为天然屏障,西墙外挖有城壕防护,地下用夯土强筑,地面以版式筑土,城墙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四周筑有城门,城内宫,观,庙,堂,鬼斧神工,富丽无比。

雍城内的大郑宫,蕲(祈)年观更是雍容华贵,巧夺天工。大郑宫总面积7000多平米。四周筑有夯土墙,设有大门。内分中庭,祖庙。昭庙,穆庙。正中是祖庙,祭拜历代先君;昭庙在祖庙左侧,供秦君祭其祖父;祖庙右侧是穆庙,用于祭拜秦君先父。三座祀庙均坐北朝南,庄穆,威严,大屋顶,双楹柱,布局规整,左右对称。祖庙北边有一座专门祭祀秦灭之国的小型庙宇。三座大庙与大门之间有宽阔无比的中庭院落,院落西部是蕲年观。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从北至南有五进院落,宫殿为五门制,前边是处理政务的殿堂,后边是起居殿,合称朝寝宫,是秦君发布政令的地方,是秦先祖露天处理朝政习俗的继承。第三进院落有天井,称“外朝”,是处理两国交战,迁都,立太子等关乎国家命运大事的地方。第四进院落的天井称“治朝”,是秦君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第五进院落称“内朝”,是秦君与近臣,嫔妃,公子,公主议政宴饮的地方,“内朝”院落内的豪华住所是秦君与嫔妃的住处。雍城城内兵库众多,粮仓充实,市容规整,蔚为壮观。于是由余便感叹道:“这么宏大壮观的建筑,使鬼神修建都要费心劳神,秦国国民修建完成它,财力,苦力不知要用多少,真是难为秦民,苦了秦国国民!”

秦穆公听出由余有讽刺自己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意思,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对由于有如此见识大为赞赏。笑着问由余说:“中原各国以诗书,礼乐,法度治理天下,尚且时时乱政;戎夷无此法度,礼乐,又拿什么去治理国家呢?”

由余笑着说:“这就是中原各国时时乱政的原因。自从黄帝用礼法治理天下开始,以身作则,仅能小治。到后来历代帝王日益骄淫,把自己的威严凌驾于法度之上,不用法礼约束自己,而用它来督责天下。天下不安之时,人民就会怨恨于帝王,希望他以仁德治天下,施恩于民,积德治国;而帝王则怨恨人民不守礼法,数落帝王的不是,希望改变法度的行为。上下相互怨恨,争持不下,然后就产生了弑君篡位,乃至灭宗灭国的危害。而戎狄之国则不然,戎王用淳厚的德行治理下民,下民用忠信的行为来拥护辅佐国王,一国犹如一身,上下互动,各卫其职,此乃圣人之治也,所以能够长治。”

由于走后秦穆公便对内使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存在,就是他敌国的忧虑。由余如此贤明,将是我称霸西戎最大的祸患,我该怎么办呢?”

内使廖说:“这有何难呢?戎国偏僻,不曾听闻我中原美妙的音乐,戎王又好声色。国君应以女乐为礼送给戎王,并赠其美玉良姬,使其玩物丧志,再向戎王请要由余留秦,由于由余在戎国地位特殊,戎王这时必然不会应允。国君可以扣留由余长住,让他不能即使回国,如此一来,由余返回戎国之后必受戎王猜忌。国君再多送美乐。财色,使戎王怠于政务,时日一长由余必然会向戎王纳谏。到时候国君再厚礼于由余,戎王对由余就会由于猜忌而疏远。由余受戎王冷落,戎王不听由余劝谏,他由余必然大失所望。国君到时候厚礼相聘,委以重任,由余必会为国君所用。”

于是秦穆公便依内使廖之言,数次送财物,女乐,良姬予戎王。绵诸王自然全部接纳,感恩于秦君,沉溺于声色淫逸之中不能自拔。由余数次举谏,戎王都不曾听取,还怪由余多事。由余与戎王间隙越来越深。此时秦穆公许戎王重礼邀请由余入秦,戎王嫌由余年老多事,知由余年老多病,恐不久于人世,便将由余送给秦君以报其送乐赠姬的恩情。

由余入秦之后,秦穆公厚礼相待,委以大夫之任。向由余说明自己欲称霸西戎的宏愿,经常与由余一起在寝宫中盘腿而坐,递器而食,问计于由余。

由余献计说:“西部戎国众多,要一一征服,恐怕秦军兵力不济。戎国虽众,但亲而不整,贪而补救。戎人军队都是各族各支族长领兵,军法宽松,军令不严,军队没有纪律。待到战时又贪功冒进,各自为战,互不配合。为了避免秦国久战于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由余又献计说:“那绲戎善战,多勇武之士,但善战而不积钱财粮谷,王都及百姓家中积存的口粮经常不到一年。秦君只需多派强军久战,掠夺他们的牛羊,毁坏他们的庄稼,不出一年,其国必乱,到时候秦君再施恩于绲戎族人,引绲人入秦分居,绲戎国可为秦国所有。那义渠戎好勇而多义,又亲近于秦,多次受到秦君恩惠,只需派使臣说服义渠王归顺秦国,以图共同抗拒中原诸侯,保境安民,互通有无,再派劲旅强攻,义渠人怯于秦军勇力,自然怨恨义渠王不与与秦国讲和导致战火不断,怨恨于义渠王。义渠国必然内乱,到时候秦再许以义渠王恩惠,让其臣服于秦,义渠国义渠王权衡利弊,需要借秦力保他的义渠王位、自然臣服于秦君。那朐衍戎国富有盐铁之利,国民善商而不好战,秦攻朐衍,那朐衍王必来讲和,秦君可许其和解,让朐衍王世世纳贡,再派秦军驻于朐衍国土,广为开放秦地于朐衍戎人,朐衍人好利,必然内迁,融合于秦国,朐衍国土唾手可得。那绵诸王受秦诱惑,好色,贪食,饮乐于宫而不恤于民,民怨已久,秦只需将绵诸王擒获,多立几个绵诸贤明者为王,分其势而恩于其民,绵诸武力分散,各个绵王无力与秦为战,必然各个归顺。翟国国力尚强,兵源充足,又数次与晋为敌,秦可派精兵强攻,将其战败,挫其锐气,然后派人讲和,许给翟王厚利,助其守土抗晋,翟王自然愿意奉秦君为西戎霸主。豲戎,乌氏戎见翟国臣服,势单力薄,不必攻取,戎王自会派使臣前来归顺。大荔戎已被晋国所灭,但大荔戎民依然众多,秦君可号召大荔戎民归顺于秦国,助其抗击晋国,夺土还家,大荔戎人自然响应,可以为秦拓土增民。其余邽,冀诸戎可一战而强取。秦当服戎,霸业可成矣。”

由余入秦不到一年便殁逝于秦,秦穆公厚葬由余,多予恩惠于由余子弟后人。用由余谋灭国十二,服顺八戎,独霸西戎。周襄王派召公去秦,赐金鼓十二,承认秦穆公西戎霸主地位。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温柔坠落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